手把手教你4步搭建电商RFM模型 ,告别盲目营销! | 帆软九数云

作为电商运营,你是否常常面临这些困惑:
- 花大价钱拉新,老用户却在悄悄流失?
- 促销活动狂发优惠券,转化率却越来越低?
- 想做用户分层运营,却不知道从何下手?
其实,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 ——精准理解你的用户价值。而 RFM模型,正是电商人用来衡量用户价值、实现精细化运营的有力工具。本文将手把手教你:如何从零搭建 RFM模型?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?
一、什么是 RFM模型?
RFM 是三个指标的缩写:
- R(Recency):最近一次消费,客户最近的一次采购时间距离现在的时间差。
- F(Frequency):消费频率,客户在一段时间内的购买频次。
- M(Monetary):消费金额,客户的消费能力,通常以客户单次的平均消费金额作为衡量指标。
简单来说,RFM 模型的逻辑是:通过时间、次数、金额,综合判断用户的价值等级,再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制定差异化运营策略。
二、RFM模型搭建步骤
搭建 RFM模型并不复杂,关键在于数据整理和指标定义。按照以下 4 个步骤操作,小白也能轻松上手。
步骤 1:明确分析周期,提取基础数据
首先,你需要确定一个分析周期,根据行业特性选择,电商常用 “近 1 年”“近 3 个月” 等,然后从你的订单系统中提取以下用户数据:
- 用户 ID(唯一标识,避免重复统计)
- 订单时间(用于计算 R)
- 订单金额(用于计算 M)
注意:
- 排除测试订单、退款订单,避免数据干扰;
- 同一个用户的多次消费,需要按订单时间和金额分别记录。
步骤 2:计算 R、F、M 三个指标
有了基础数据后,针对每个用户,分别计算 R、F、M 值:
- 计算 R 值: 分析周期的结束时间 - 用户最后一次下单时间 = 最近消费间隔天数。 例:分析周期截至 2024 年 5 月 31 日,用户最后一次下单是 2024 年 5 月 20 日,则 R=11 天。
- 计算 F 值: 统计用户在分析周期内的订单总次数,同一用户多次下单,次数累加。 例:用户在 1 年内下单 8 次,则 F=8。
- 计算 M 值: 统计用户在分析周期内的订单总金额,同一用户多次消费金额累加。 例:用户 1 年内总消费 5000 元,则 M=5000 元。
步骤 3:设定评分标准,给 R、F、M 打分
R、F、M 是三个不同维度的指标,无法直接比较,因此需要将它们标准化—— 即给每个指标打分,比如 1-5 分,分数越高代表该维度表现越好。常见的方法有两种:
方法 1:按分位数划分
将所有用户的 R、F、M 值分别排序,按 10%、20%、40%、60%、80%等分位数划分为 5 个等级并进行打分。 例:
- R 值(最近消费间隔):间隔越短分越高。假设按分位数,R≤30 天打 5 分,31-90 天打 4 分,91-180 天打 3 分,181-360 天打 2 分,>360 天打 1 分。
- F 值(消费频率):次数越多分越高。F≥10 次打 5 分,6-9 次打 4 分,3-5 次打 2 分,1-2 次打 1 分。
- M 值(消费金额):金额越高分越高。M≥10000 元打 5 分,5000-9999 元打 4 分,以此类推。
方法 2:按业务经验划分
根据行业特性或历史数据,自定义阈值。比如:
- 对于快消品,如美妆、零食 → R 的阈值可以设得更短,如 30 天内算活跃;
- 对于高客单价商品,如家电 → F 的阈值可以设得更低,1 年消费 2 次就算高频。
关键原则:打分标准要结合业务场景,避免照搬别人的阈值,比如别人的高频可能对你来说是低频。
步骤 4:用户分层,定义价值等级
当每个用户都有了 R、F、M 的分数后,就可以根据分数组合进行分层了。
常见的分层方式:
- 简单版(3×3×3=27 类):每个指标分 3 档(高、中、低),组合出 27 类用户(适合精细化程度高的团队);
- 实用版(5 类核心用户):简化为 5 类,方便快速落地。
这里推荐电商常用的5 类核心用户分层:
(注:“高 / 中 / 低” 根据步骤 3 的打分标准判断,比如 R 分数≥4 分为 “高”,2-3 分为 “中”,≤1 分为 “低”)
三、RFM模型的应用
搭建好 RFM模型后,核心是针对不同分层的用户制定精准策略。以下是 5 类核心用户的运营方向:
1. 高价值忠诚用户(R 高 + F 高 + M 高)
- 目标:维持忠诚度,鼓励更高消费。
- 策略:专属福利;会员体系升级;交叉销售,推荐高端新品或相关品类。
2. 高频潜力用户(R 高 + F 高 + M 中)
- 目标:提升消费金额,向高价值用户转化。
- 策略:推出 “满赠”“满减” 活动;推荐升级款商品;引导加入会员。
3. 高价值沉睡用户(R 低 + F 中 + M 高)
- 目标:唤醒沉睡,促使用户复购。
- 策略:定向召回短信/推送;个性化推荐;专属客服回访。
4. 新用户(R 高 + F 低 + M 中)
- 目标:提升首次复购,培养消费习惯。
- 策略:首单后 3-7 天推送复购券;发送产品使用指南;引导关注公众号/社群。
5. 流失用户(R 低 + F 低 + M 低)
- 目标:低成本唤醒,或放弃低价值用户。
- 策略:发送大额优惠券;清理无效用户。
四、搭建 RFM 模型的注意事项
RFM模型看似简单,但实际操作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环节,例如指标定义要贴合业务场景、数据要干净且完整(确保用户 ID 唯一)、要根据大促时段动态调整分析周期、避免过度分层(27 类用户看似精细,但实际运营中很难一一对应策略,新手建议从 5-8 类核心用户入手,逐步优化)。
策略落地后,跟踪转化数据,不断优化模型。
五、总结
RFM模型的本质,是帮你从海量用户中找到高价值用户,并唤醒沉睡用户,同时避免在低价值用户身上浪费资源。
在搭建 RFM模型时,借助九数云 BI 能让整个过程更加高效便捷。九数云 BI 是一款零代码的在线数据分析工具。它可以:
- 快速连接各种数据源,包括 Excel、数据库、云服务等,方便电商运营者轻松提取搭建 RFM 模型所需的用户订单时间、订单金额等基础数据。
- 帮助运营者快速准确地计算 R、F、M 三个指标,还可利用多维分析和智能算法建模能力,根据设定好的评分标准,对 R、F、M 进行打分,并实现用户分层。
- 九数云 BI 还能基于 RFM模型分析结果,生成可视化仪表板,让不同层级的用户分布及特征一目了然。自动生成专业数据分析报告,助力决策。
按照本文的步骤,结合九数云BI工具,从数据提取到分层运营,一步步实践,你会发现:用户复购率提升、营销成本下降、运营效率提高,其实并没有那么难。

热门产品推荐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