搞懂库存周转率,才知道你的仓库是在烧钱还是赚钱! | 帆软九数云

库存压货太久、卖得慢,资金就像卡在仓库里动不了。要判断库存是否高效运转,最核心的衡量指标就是库存周转率。
很多人知道这指标重要,但却搞不清怎么算、怎么看、怎么用。本文来帮助大家快速搞懂库存周转率和库存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,帮你避开最容易出错的坑,并教你如何精准找出库存异常,提升周转效率。
一、库存周转率怎么算?
1.库存周转率计算公式
库存周转率的公式为:
用这两个数一除,就能算出库存一段时间内转了几圈。你可以把“库存周转率”理解为“库存周转次数”,这个数字越高,说明你进的货卖得越快,库存资金也流得更快。
实操技巧:
- 库存周转率适用于所有行业,尤其是服饰、餐饮、快消品等高周转行业。
- 可以制作一个自动计算并显示周转率的表格,实时监控。
- 确认你用的是哪一个周期的周转率,可按年、季、月、周滚动跟踪趋势
- 还可以拆分高周转SKU与低周转SKU,进行精细分析并及时调整库存策略。
2.怎么选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周期
库存周转率的结果,和你选的计算周期关系非常大,不同周期算出来的数可能差别挺大,需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计算周期。
- 按年算: 适合做全年的库存管理总结。它能综合反映一年里库存转了几圈,把季节变化、生产节奏、促销波动都算进去。这个数可以拿来评估你这一年整体表现,用来做长期规划。
- 按季度算: 灵活性更高,也能看出每个季度库存的变化趋势。特别适合发现短期的问题,比如某季度卖得慢、压货多,就能马上调整采购或促销方向。像卖季节商品(比如秋冬服饰)的公司,季度数据能帮你对比淡旺季表现,优化备货。
- 按月算: 适合要求高、节奏快的行业,比如电商、快时尚、3C类产品。这类行业更新速度快,竞争也激烈,月度数据可以帮助你快速发现问题,比如:是不是某款库存周转突然变慢了?是不是某个新品压货过多?方便快速改策略,比如立刻调整采购、加推促销、换位置展示等。
总结一下: 怎么选周期,要看你是什么类型的企业。
- 如果你是制造业、订单稳定,建议用年或季度;
- 如果你是电商、零售等行业,更新快,那就要看月度甚至周度数据,才能反应迅速、不被淘汰。
3.有些特殊情况,别死套公式
在实际操作中,库存周转率有时候不能死算,要根据情况灵活处理。下面两种情况最常见:
情况一:库存积压
比如你有一批货压了半年都没卖掉,库存数字蹭蹭往上飙,但它根本不动。这时候如果还按正常公式算,库存金额大,但销售成本不变,结果周转率就会被拉低,看起来你库存效率很差,其实是被“拖后腿”的积压货搞的。
怎么处理?可以把这部分库存单独拎出来,不计入平均库存金额,或者降低它的权重(当然前提是你有标准认定它是积压货)。这样算出来的数据,更能真实反映你正常运营状态下的库存效率。
情况二:退货、换货多
有些行业退换货比较频繁,比如服装、电商平台。如果你不调整数据,退货会让库存变多,销售成本也会“被高估”,这会让周转率看起来比实际差。
正确做法是:
- 把退货对应的成本从销售成本中减掉(因为这些货没真正卖出去)
- 换货的进出库变动要准确记录,别遗漏
举个例子:
你一个季度卖出去的货成本是300万,但后来有30万是退回来的,平均库存是80万。那库存周转率不是300÷80,而是(300-30)÷80 = 3.375次。
这样算出来的数据,才反映了真正有效的销售推动了库存流转多少次。
二、库存周转率细分指标拆解
举个例子,某店去年一整年的销售成本为120万元,平均库存为30万元,库存周转率=120÷30=4次。说明库存在一年内完成了4次完整循环。
看似搞明白怎么算库存周转率了。可是,公式里销售成本和平均库存金额又该怎么算呢?让我们挨个拆开来讲,他们其实也都很好理解:
1.平均库存余额
就是你这段时间内,仓库里货物的平均价值,代表你压在库存上的钱有多少。它计算公式为:
2.销售成本
它指的是你为了卖出产品,花了多少钱去进这些货,反映的是你为了销售而投入了多少库存资金。注意,这里的销售成本是成本价,如果用售价算,会有误差,导致严重高估库存周转率。
不同的企业和情况所用的销售成本计算公式不一样,这边简单介绍三种常用的销售成本计算方法:
(1)要素累加法
适用场景:
- 工厂、生产制造型企业
- 产品是自己生产的,并且有详细的生产记录,能清楚拆分出材料、人工、制造费用
(2)公式法
适用场景:
- 应用较为普遍,商业企业和制造型企业均可用
- 用于财务整体结算,适合做月度或年度核算
- 如果不能拆得很细,可以用这个方式更快估算
(3)加权平均法
适用场景:
- 零售、电商、批发等商贸流通企业
- 商品进价不固定、波动大
- 需要平滑成本波动,核算简洁易操作
举个例子:
期初有100件货,每件进价10元,共1000元。本期又进了200件,每件12元,共2400元。则平均单价 = (1000 + 2400) ÷ (100 + 200) = 3400 ÷ 300 = 11.33元
假设卖出了150件,那销售成本 = 150 × 11.33 ≈ 1699.5元
三、如何优化库存周转率
以下是结合进销存和WMS仓储系统的实战技巧,帮你优化库存周转天数,让库存运转更高效。
1. 做好促销和客户管理,库存自然好转
想让库存动起来,光靠销售是不够的,促销、定价和客户关系也得配合到位。
- 促销要有计划
别等库存堆满了才想打折。可以根据产品特点、季节因素和客户偏好,提前设计好促销策略。 比如,卖羽绒服的,在冬天来之前就提前做预热活动,激活客户的购买欲望; 而一些卖得慢的滞销品,就可以用捆绑畅销品、打折、满减、买赠等手段加速清仓,腾出库位。
分析看板可以帮你快速识别并找出这些呆滞品,并结合对畅销品的组合销售订单分析,便于你尽早设计相应的促销计划。
- 客户管理不能忽视
有时候客户黏性高,比天天找新客户更重要。建立客户数据库,搞个会员制度、积分系统,或者发点专属优惠券,让老客户愿意回购。
你可以通过历史销售数据明确客户画像,在会员人群分析看板中了解他们的忠诚度、偏好和高连带商品等信息,做好会员管理。服务跟上了,满意度高了,客户自然也愿意介绍新客户来买,带动库存周转。
2.仓库布局和存货方式也能帮你省一大笔
库存周转慢,有时候是“拿货太费劲”。仓库布局合理,会大大提升出货效率。
- 热销品要放在靠近出货口的位置,拿起来方便,省时省力。
- 重的、大的货放在专门区域,配好搬运工具。
- 采用“先进先出”(FIFO),避免新货压在老货上,尤其像食品、药品、化妆品这些保质期短的商品。
- 贵重物品固定位置存放,防止丢失。
- 低频次货物放远点或高处,合理分配空间。
仓库通道也要设计合理,货架分类清楚,减少搬运时间,出入库效率自然提升。
3.ABC分类法,分重点管理库存
不是所有库存都要重点关注,我们可以把库存按重要性分成三类:
- A类:高价值、销量快、对业务关键,比如热门手机芯片。这类一定要盯紧,定期盘点,少备货,多补货,和供应商关系搞好一点,随时能补货。
- B类:中等价值、销量也还行,这类可以定期补一点货,不需要天天盯。
- C类:低价值、卖得慢,比如订书针、宣传单。这类可以囤多点,少补货,降低管理成本。
通过系统看板即可快速识别商品分类及其对应的库存量、销售趋势和明细情况,帮助你按重点管理仓库,让库存更高效地周转起来。
4.做好库存预警机制,别等爆仓才反应
库存太多卖不掉是麻烦,库存太少卖断货也不行。所以,企业需要给仓库设置一个“安全范围”。先设好“上下限”:比如某个商品最少要有50件,最多不要超过200件,并设置自动预警提醒。
用仓库管理系统(WMS)实时盯着,一旦库存快接近这个范围,系统立马发出预警。或者库存周转率超过所在行业均值的20%时,系统自动发信息提醒相关负责人。这样,销售这边收到通知,就能赶紧安排促销;采购那边看到提醒,也能及时决定要不要补货。
库存周转率是企业运营状况的重要信号。只有做好数据监控、定期排查、动态调整,才能保持业务健康发展。

热门产品推荐
